1. 首页
  2. 情感美文

父亲.房子

父亲·房·小楼

父亲,一米七五的个子,体格偏瘦,但他有一副刚毅的面孔,岁月的沧桑在面部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不论是在单位或晚年退休在家;父亲在亲戚朋友邻居的眼中,口碑绝对是好的:以不服输,只要有心,没有干不成的事。

在咱们济源,家里没有像样的房子,不仅孩子到了婚娶时找不到对象,且在众人面前也是抬不起头的。

父亲一辈子盖了三次房。从我记事起,我们家住在村西的两间土坯房中,后墙上裂开了一条能过手掌的大裂缝,从墙后引进一条水交电线,一个浑黄的十五瓦挂口灯炮,就是家中唯一的电器。

父亲远在外地工作,家中有年迈的奶奶和母亲拉扯着我们姐弟四人,因家中没有男劳力,在当时靠工分吃饭的生产队,家里每年都是缺粮户。

父亲是个孝子,为了照顾年迈的奶奶和常年缺粮的家庭,以低于家乡单位十几元的工资,毅然从洛阳调回济源。大姐、二姐、三姐相继成年也能挣工分啦,家里也因父亲的调回,条件也慢慢好起来。父亲想到了盖房,召集亲朋好友,拉土的拉土,请匠人盖起三间大瓦房,说起大瓦房所用的两根大梁,那可用了很大的力气。两根大梁长两丈,是父亲托旧友从以前工作的洛阳栾川龙须湾林场拉来的,听父亲讲,当时正值文革后期,用汽车捎拉到洛阳,被当时的红卫兵拦下,几经周折,才被放行卸到洛阳火车站货场。父亲连夜冒雨徒步直回到济源,借了两辆平车,伙同我叔叔家大哥和两位亲戚,带着几烧饼,翻山越岭,硬是用平车将两根大梁拉回济源。当时听父亲讲,自己难以至信,在当时交通相对不发达的洛阳至济源,黄河上还没有桥,是用渡船才过的黄河。

就这样,我家在村东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中间是客厅,因为是两丈的大梁,这在当时的农村跨度是最大的,一般人家大梁也就一丈三四长,可我家房子却能分出了四个单间,在八几年的农村,是相当让人羡慕的。

时代在发展,岁月在变迁。三中全会以后村里有钱人渐渐多起来,有人盖起了二层或三层的砖混小洋楼,家里的房子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年父亲已77岁,退休在家已十六年了,他平时除了和母亲操劳那一亩多土地外还在村里干起了小商店,那时的小浪底专用线还没有修通,以留养以南的村去市里,大小车辆途经我村,这样给父亲的小商店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小到针头线,大到啤酒饮料。夏天父亲会支起凉棚,摆上冰柜,提供冰糕冷饮,冬天会在摊旁隆起一堆红红的炭火,给过往的人带来片刻的温暖。

这时的我已参加工作十七年了,也娶妻生子,在市里有了房子,有了家,手里也因妻子的勤俭操持有了小小积蓄。

在2000年的时候,父亲提出第三次盖房,父亲已在先前准备了十二万块红砖,再备些水泥、沙、预制板,就可以找建筑队开工建房了,经过几个月父亲亲历亲为,终于在老房前面一排建起一个跨度十二米、带阳台的两层小楼,面积四百二十多平方,站在小楼前,看着眼前高大的贴着磁砖的小楼,父亲充满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父亲已于2012年的三月十六日,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用心血和汗水筑起的温暖的家,亲爱的小楼,他留给我们不仅是有价的小楼,更是那从不服输,脚踏实地,认真工作,不甘人后的无价精神,我们永远怀念他!

评分:9.0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134871.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