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典文章

愿纸上的文字,是真实的言行

“ 我是不是也能尝试着去改变一下周围的人呢? ”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这是2013年福建的高考作文题。

对于这作文题目本身,我倒是没有太多想说。我想说的是在这之前的一些个人经历,亦或许,可以说是为这篇作文积累的亲身素材。

高中三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

起因是遇见了一个加拿大老外。我们那儿就是个偏远地区的小山城,外省人都见得不多,何况还是外国人。当他出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时候,立刻就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好奇心。多数人都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和他打招呼、套近乎他可以作为一个绝佳的训练口语的“工具”。

但当发现老外说的英语实在不太能听懂以后,聚集在他身边的人就逐渐变少了。

而我则在与他闲聊的过程中,得知他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并且还游历了将近八十个国家这时候他已经年逾古稀,但身体极为健康,上楼梯甚至跑得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要快,让我为之汗颜。他曾经罹患癌症,但乐观的心态让病魔隐忍了几十年都没敢带走他。

我也是一个喜爱文体艺术和旅行的人,对于他的经历也深感好奇。尽管我的英文学得并没比那些学生好到哪去,但认识他以后,我时常随身带着翻译器,可以劳烦他在我听不懂的时候把他所想表达的东西输入到机器上。我们谈天说地,讲艺术,讲生活,讲旅行,聊得很投缘,就像是故友重逢一般。

老外对我说,对我们整天都是“working,working,no time,no money”的生活状态,他感到十分崩溃。以及我们这里的环境质量,他也表示实在是不敢恭维。他说,在亚马逊流域国家旅行的时候,也看到过那些由于化工污染而引起大量生物死亡的惨状。但他除了悲伤落泪,很多时候时候也感到有心无力。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呼吁保护环境。

彼时的我正在思考着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也对老外说的这些事情感慨颇深,尽管我在某些观点的看法上与他相左,但他的豁达和见多识广,以及仍然保持着的善良之心,还是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决心要向他学习,也做一个这样的人。

“我是不是也能尝试着去改变一下周围的人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也付出了努力。为了让自己的劝导更有说服力,我开始关注环保的信息,看纪录片,查资料,写文章。

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我始料未及的。周围仍有一大堆人在鼓吹“河山大好”。环境有污染,也有一群人在背地里义愤填膺,骂政府的不是,但说得好像跟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关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在班里号召回收废旧作业纸,得到的回复是:“送给你收购吧。”显然觉得自己是有出息的大方人,计较这点小钱,降档次。在教室直到空无一人后仍旧任由风扇在天花板上呜咽;上完厕所一脚踹下开关,管它能不能复位,水会浪费多少,反正不花自家的钱。而这些,不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至于宣传“笔芯有毒,需要回收”之类的做法,则更是收效甚微。

耐人寻味的是,课上讲到这些可以当成写作素材的时候,这些戴着大几百度的眼镜的好学生,倒是一副极为一丝不苟的模样,勤勤恳恳地记着笔记,以求自己不要在两年后被千军万马挤下独木桥,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作为县城中的最好学校的最好班级里的一员,我有种三观被刷新的感觉。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脑中总会有无数思绪,于是翻身起床,挑灯日记。我也不知道,那时的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写,以至于填满了整整一大本的日记本,而主题无一例外都是环保。

彼时县城里某大型企业,不久前刚因为水处理不达标排放而引发了河流污染、生活水受影响的问题被举报,或许,这一素材又可以成为学生们的“烹饪好料”了。只是如果不是涉及到生活用水的安全,不知又会不会有如此的积极性?

高考,大概是学生们学的知识太多,以至于脑子都有些混乱了。语文考试结束后,我不仅没有看到几个人脸上挂着喜悦、甚至只是轻松的表情,相反,却在考场外听见各种哭爹喊娘的叫骂声,以及恍然大悟的那种痛惜感。我一言不发地往回走,因为我已经做好了破罐子破摔的准备,把平日里的所思所感、各种讽刺话语,一股脑全写了上去。

“大不了,复读一年。”我抬头看着天上的云,自嘲。

结果那年语文的省平均分89分,我考了115分。虽不算高,但好歹不至于要复读了。

因为稍作思考,便可以明了,在这些环境问题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人性的各种缺失。我曾在大学时写过一篇两万字长文记叙这些,大概现在也还可以给某些有需要的中学生当成考场上的写作素材用用。

回想起高中时曾经看的那些“高分作文”,有多少人已经太习惯于一提笔就是对别人的口诛笔伐?读者看得也是热血沸腾,感慨万千。然而在这些“制高点审判”的背后,我们每个人又是否真的承担起了自己所能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你若问我,如果再重新写一次那年的高考作文,我会怎么写。我的回答仍然是,和当年一样。

如果文字只成了审判别人、标榜自我,亦或是赚取功名利禄的工具,而非身体力行的由衷感悟的话,那我想,它就真的没什么意义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23437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