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情感美文

清明的哀思

清明的哀思—怀念已故的奶奶

每年的清明,是千家万户祭奠故人的日子,也是阴阳两界的灵魂隔纱回眸的时刻,没有语言的交流,只有心灵的呼唤。在我遥远的家乡有一处坟茔同样牵动着我的思绪,她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是1975年元月去世的,享年75岁。奶奶死于脑溢血,死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头天晚饭后,一家人都没有离席,奶奶也没有收拾碗筷,而是兴致勃勃讲起了她在四川时久远的往事.....好好的人晚上上床,第二天早上就不省人事了,那年我才读小学五年级。

我是奶奶带大的,和奶奶形影不离,感情很深厚,这段感情贯穿我整个儿时的记忆直至今日仍无法忘怀,眼前依然能清晰地显现出奶奶的音容笑貌。

奶奶是个和蔼、明智、知书达理的老人,很懂得教育启蒙孩子,她是个老党员,经常要参加居委党支部的党员生活会,每周五的晚上,奶奶便拿出一个红本本,带着我一起去。开会的内容是一遍遍的诵读党章和《毛主席语录》,久而久之,不识字的我也可以大段大段的背诵出来,成了奶奶的随身听。

但凡动手的事,奶奶都会鼓励我去做,那时,国内的电力紧张,居民区会经常停电以保障工业用电的需求。煤油灯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物件儿,灯罩是玻璃的,容易熏黑,不仅要常擦洗,还常常被烧炸,换一个灯罩得花二毛多元钱,所以,一般家庭只会储备一盏。有一次在其他党员家开会时,我看见他们家用的是自制的煤油灯,很好用,于是,我回到家里就摆弄起来,一连做了好几个,还作为礼物送给左右邻居,得到了奶奶不少的夸奖。

奶奶每月都要到民政局去领退休工资,工资额为十四元零一分,工资是用一个特制信封装着,奶奶将抖落出来的一分硬币随手交给我,这一分钱便是我的工资啦!回到家里,我用竹筒自制一个存钱罐,算是给这一分钱安了个家。奶奶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然后,但凡购物找回的硬币,奶奶便统统交给我,由我安置在竹筒里。月底了,奶奶的家用接济不上了,她就会向我借,我呢,立刻竹筒倒豆子全部数给奶奶,等奶奶有钱了,她便会如数归还于我,这样我就有了数和诚信的萌芽。竹筒渐渐地盛不下了,差不多也近年底,奶奶就提议把竹筒破开,把钱拿出来给我买衣服,不够数的她垫补,呵呵,真有点杀猪过年的喜悦。

快到上小学的年龄了,一天午后,奶奶对我说:你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你要学会认钟点,这样,上学就不会迟到。于是,奶奶把我领到座钟前,告诉我哪一根是时针,哪一根是分针,钟盘里的格子代表什么数,指针所指的位置是什么时间,然后,她就让我站在钟前自己揣摩,并留下一道题:到了二点二十分你就叫我哈。由此我养成了不迟到的好习惯,而且都会提前五分钟到达。

刚上学那一会,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抓的是很严格的,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评比一次,叫周评,颁发喜报,由老师直接评选,分出优等或良好,用大红纸和水红纸分开蜡印;一个学期才评一次三好学生,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是烫金奖状。每次我拿着喜报和奖状回家,奶奶都会搂着我,抚摸着我的头给予鼓励......那种感觉很温暖,很自然,很受鼓舞。

奶奶还烧得一手好菜,不管做什么都是香喷喷的很好吃,虽然那个年代的物质很匮乏,但同样的食材,奶奶可以做出别样的滋味儿来。

做咸菜在当时的年代里是家喻户晓的事,孩子们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会端着各家的碗跑出来聚到一块儿吃,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品尝,往往都是我拿出去的多,换回来的少。

记得奶奶做了一道叫茄鱼的咸菜,被小伙伴儿夸了好几年。食材就是将新上市的茄子蒸熟出锅后,挤压晒八成干扁状,裹上调制好的米粉放进瓦罐密封贮存起来,过些时日,拿出来用油煎烤着吃,不软不硬,QQ的口感,微微的辣,淡淡的香,还能吃出鱼的味道来,可好吃呢。奶奶去世后,大家还在回味这道菜,后来,我们尝试着做,制作的过程是一样的,但总是去不掉酸味儿,这道菜也就失传了。

令我流口水的还有干豆豉炒腊肉、五花回锅肉、糖烧糯米糍、南瓜焗饭、玉米糊糊、面粉疙瘩汤、汆汤肉元子、蒸鸭蛋.......奶奶的手如同一个魔术师,不论是素菜还是荤菜,那香、那色、那味儿都会穿越时空,轻轻地、柔柔的、香香的、暖暖的环绕着我......。

奶奶的身体还算硬朗,就是有个哮喘的毛病,一到冬天便犯病,特别是到了三九严寒,奶奶就会卧床不起,直到春天的来临才能好起来。

在我家的附近有一个事业单位---海观山宾馆,是市政府专门用来接待部门官员和外宾用的,宾馆依山伴水,在当时可算得上一个五星级的园林式的宾馆了,整个园林都砌着围墙,大门还有军人守卫。

那年冬天,宾馆要兴建土木,需要大量的碎石,刚读初中的哥哥放寒假在家就去敲石头,一立方石头X毛钱,做了一些时日,一天清晨,我们都还没起床,哥哥便拿着家里的蒸饭锅来到奶奶的病床前,打开锅盖一看,里面全都是买给奶奶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子、广柑、香蕉,啊!好新鲜、好漂亮,每一个,每一个都闪着耀眼的光.....

又是一个冬季的来临

家里养了一只母猫,冬令时节母猫生养了四只小猫,这是它第三窝猫仔,猫窝就放在我和奶奶睡的床底下。小猫没满月,眼睛还没睁开,母猫就不见了。每天晚上,四个小猫就围着小窝不停地叫喊,那叫声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我的心一阵阵发酸,生疼生疼的....我用手死劲地捂住耳朵,心里不停地诅咒把母猫关起来的恶人。奶奶心疼地说:“小猫是饿了,明天买点小鱼熬汤喂给牠们吃吧。”

鱼汤熬得白白的,小猫贪婪地允吸着,可是牠们毕竟太小了,吃得满嘴都是汤水。晚上的叫声更加的凄厉,小猫饿了,想妈妈了.......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希望母猫能尽快回来,我祈祷着。

小猫们按照体格的强弱先后死去,剩下最后一个还在勉强地支撑着。那天,太阳出来了,天气暖和了很多,奶奶从病床上下来,坐在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喂小猫吃鱼汤,小猫已经张不开嘴了,颤颤巍巍地挪到奶奶的脚下,伸出两只小小的前爪搭在奶奶的棉鞋上慢慢地死去....。我找来一个纸盒埋葬了它,那天,我和我奶奶都沉默了。

过了一段时间,母猫回来,在我们床下的空窝边叫了几声,转了好几转,从此不再回来.....奶奶伤感地对我说:我们以后再也不要养猫了。

...................

在我的心里,奶奶是春天的阳光,暑夏的清风,秋天的果实,冬天里漫天飞舞的雪。

奶奶走了,走得如此匆忙,我来不及拉住她温暖的双手,这双曾经呵护我成长、引导我前行的手,如今却从我的小手中滑落,随奶奶一起渐行渐远,留在我的手中的是一枚冰凉的钥匙,它虽然可以打开原来的大门,却再也无法看见大门里奶奶慈祥的身影和祖孙一呼一应的温馨;过生日的时候,从此也少了一枚从淘米锅里捞出来带着壳儿、冒着热气、含着祝福的鸡蛋;奶奶走了,我开始品尝孤独和思念的滋味.......这种状态让我持续了很多年。

奶奶走的是那样的突兀,也带走了谜一样的身世。

我的奶奶跟别的老人有太多的不同。奶奶生养一对儿女,丈夫去世得早,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大女儿出嫁不到两年就病死了,儿子十七、八岁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什么打老虎运动,这些信息零零散散的,在我脑海里连贯不起来;那时的奶奶有着怎样的情感经历,又遇到什么人、什么事竟参加了工作,还入了党,全国解放后,还可以通过组织寻找到失散多年的远在湖北的儿子.......也许,奶奶也想向我倾诉她的情感世界,告诉我她那丰富的生活经历,只是我那时的年龄太小了,奶奶怕我听不懂,常常欲言又止,也有可能有什么组织原则之类的顾虑吧,唉,那个年代的人们活得很认真。

时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步入不惑之年,沧桑巨变啊!而我,对奶奶的思念从来都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那逝去已久的点点滴滴更加清晰、更加细致、更加丰满地显现出来,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心里。

如果生命有轮回转世的话,我的奶奶现在一定是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人儿。愿故去的人们在天国里安息吧!

东篱把酒 2018.03.16

评分:9.6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21822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