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情感美文

在马场小学任教的日子里

六八年十一月,因‘四人帮’炮制的‘候、王’经验,县革委会决定,中学下放由大队来办。县第七中学解散了,我和妻子调到乡马场小学任教。

这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有三十几户人家。因为养种马,归乡政府管辖, 又叫乡马场。这个古朴的小村庄,清一色的土房,无论大人孩子,几乎都穿青、兰两 色衣服。这里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没有运动器械,也没有运动场地。牧马、给马配种、种地,是这里人们生活的三部曲。这里人们走起路来,低头的人多;抬头走路的人少。好像与世隔绝,尘封了多年。同其他村屯相比,至少也要落后了七、八年。

这所小学由马场、羊场联办。四十几名学生,分两个复式班,妻子任一、二年级复式班主任,我负责三、四、五年级复式班。一个偏远小学,由于教师频繁更替,按时按天上课,都很难保障。所以,学生的基础很差,一切须从头做起。小学复式班的课堂教学,一组讲课,其它两组必须留书面作业。三组复式,要求教师必须在十五分钟内,把四十五分钟的课程内容,讲清楚、讲明白。既要学生听懂,也要学生学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和妻子起早贪黑,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地吸取了,外地复式班的教学经验。精心备课,反复试讲,互相评课,逐步掌握了复式班教学的规律,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为了使孩子们达到 全面发展,音乐、美术、体育、课间操一节都不含糊。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给差生补习落下来的功课,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不亦乐乎。因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找人看孩子。三个孩子,大一点不满五岁,小的还不到周岁。只好可怜巴巴的锁在家里,她们哪都不能去,只好站在窗台上,无奈地仰着头,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及色彩缤纷的世界。

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习劲头也很高。他们比着学,标着劲学,都怕被别人拉下。看着孩子们的成长、进步,我和妻子甭说有多高兴了。说实在的,那段时间,和这么小的孩子们相处,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无论中午还是晚上,孩子们吃完饭就都来我家,有的手里还拿着一个馍,有的端着半碗饭,也有拿一个瓜、半个黄瓜就来了。屋里站不下,就在外面窗台一溜溜的趴着。屋里屋外,叽叽喳喳,说着笑着。宛如一群落在枝头上的小山雀,特别招人喜爱。

这个远离城镇的小村庄,刚调来时,觉得很别扭,这里不仅落后,人们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真的很不习惯。时间长了反倒觉得,这个神秘的小村庄,是那么宁静、清新;那么美丽、动人。 村子的四周,都是高大的成行的杨柳树林,整个村子被荫荫的绿树包裹着、笼罩着。出了村子,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是兰的,云是白的,草是绿的,空气是清新的。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随着牧马人的吆呵声,马群会从天边滚滚奔来。牧马人清脆鞭响,上百匹烈马此起彼伏的嘶鸣,伴随着空中盘旋的山雀,发出阵阵悦耳的叫声。宛如一台台和谐的贝多芬的交响乐。小村庄里没有噪音、没有城市里的喧嚣。人与人之间,没有吵嚷、没有纷争。礼让、谦卑、平和、良善这些古香古色民俗民风;朴实、纯真、热情、尊长爱幼,互相帮衬的乡情,在这个小村庄,却被完满地保留了下来。这不正是,多年来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田园生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吗 ? 我们感到很满足,真的要感谢【候振林、王庆余】他们,没有他们,我们怎么会到这么好的地方来呢。

还记得刚搬到马场,没有腌菜。已近年关,连吃一顿饺子的酸菜也没有。又不好意思,去几十里外的父母家取,面对苦涩艰辛的日子,心里感到一阵阵酸楚。我们背着学生,怕他们知道,但是,终归还是被他们发现了。腊月二十三,是个星期天,孩子们早早拎着家长,你一盆我一盆的酸菜,陆陆续续送到我家,选一口大缸,都没有放下。是啊,这不仅仅是一缸酸菜,这更是乡亲的一份心意、一份情啊! 浓重的乡情,使我和妻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七零年夏天,上体育课,妻子带领学生拍皮球。很不幸,皮球跑到妻子脚底下,她重重地摔在地上,造成大流血流产。她在死亡线上,拼力挣扎着,终于活了过来。大夫说,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如不及补充营养,妻子仍然命悬一线,是很难逃过这一劫的。而我一名普通教师,不要说供应的票据没有,连十元钱的积蓄也没有。哪里弄补品去救妻子啊!看着妻子煞白、消瘦的面容,平生第一次体会到,由于穷困而受到的煎熬 。场里的乡亲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送来了鸡蛋、猪肉、小米、面粉、罐头。光鸡蛋就有一千多个,各种罐头摆了一柜面,小米、面粉也有五十多斤。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这些东西, 谁家都很稀少。那是多么珍贵,多么厚 重的礼物啊 !我清楚地知道,那些补品,是乡亲们舍不得吃,一点一滴省下来,留给老人和孩子的。为了救妻子,他们又毫不吝惜的,从老人和孩子口中,夺过来送给了妻子。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情谊呀 ! 是马场乡亲们救了妻子,是马场乡亲们给了妻子的第二次生命。

在马场任教四年多,工作虽然苦一点、累一点,可是,孩子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确实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升到中学,他们的成绩都很好。后来,听说有几个孩子还考入了国家重点大学,消息传来,我和妻子感到十分欣慰。 因工作需要,我和妻子于七二年初,又调回中学任教。搬家那天,好多乡亲们,依依不舍地远送到村口,我和妻子同相亲们挥手告别时,已是泪眼婆娑。孩子们的啜泣声,乡亲们难舍难分的面容,小学校的轮廓,小村庄的影像,都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数算起来,离开马场那个小村庄、那所小学校,一晃,快五十多年了吧 !

由于工作调动,家也越搬越远。很遗憾,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去探望那里的乡亲们。听说,乡马场那个小村庄,住户已增加到一百多户,生活富裕了,全住上漂亮的砖瓦房,家家修了砖围墙,户户都添置的拖拉机,有一多半人家还买了小汽车,大街小巷都修了水泥路。那座小学校也改建成了小二楼。在原配种站的院落,还修了娱乐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上百人唱歌、跳舞。啊,变化太大了。真的很想他们,非常羡慕他们过上了现代人的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更加想念那里的乡亲们,想小村庄四周荫荫高大的杨柳树林,那里的蓝天、白云、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随着牧马人的吆呵声,从天边滚滚奔来的马群,想那古香古色的礼让、平和、谦卑、良善的民俗民风;更想那里朴实、热情、纯真、尊长爱幼、互相帮衬的浓浓的乡情。这些永远抹不掉的,美好的记忆,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常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回味起来,总会觉得心里甜丝丝 热乎乎的啊!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34967.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