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活日记

一点感慨

今年,我县奇迹般地诞生了几家大型农庄,到底有几家?没仔细问,不是不问,实在没兴趣去问。

前些天,去了一家大型农庄采访。这是一个占地1500亩的农庄,现在全部栽上了桃树。在这片桃园四周,全部是清茫茫的麦田。

问了老板,得知这1500亩土地,是靠流转而成:每年,给每户1000斤小麦的价格就成。

作为农民,我深知这样的价格对眼下的农民来说,还是非常划算的。因为不用任何投资,而轻易获得这样的收益,很值。承包这片土地的老板给我大谈其今后发展规划,谈一年后桃子接桃后每亩能卖 多少钱,二年后收益多少,三年后收益多少。。。。。。谈得眉飞色舞,雄心勃勃。

我有些心疼地听着。

突然,我打断了他的话。我说:现在通过流转过来的土地,没一家是种小麦玉米的吧?他说:是。我问:假如今年的玉米突然涨到三块钱一斤,你怎么办?他说:我立马把桃树砍了,种玉米啊!

我笑了。他也笑了。我们的笑全是些没任何意义的的讪笑。

我说:假如你这1500亩地不是你流转了过来,现在就是1500小麦,还有即将穿种1500亩玉米,现在,你流转了过来,10年内不会再种小麦玉米了吧?他说,15年内也不会再种粮食了。我问:假如我们县的土地,都被你这样的人流转了,都种些这样的果树,我们还产粮食么?我们还是农业县么?我们将来吃什么?他说,这不该我管,我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啊!

他没说谎,这还真是国家号召。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城市有钱人到农村圈地的很多,就包括这1500亩土地,也是一个大款包下来的。据有关消息称:这样的庄园将来还会换取国家一大笔有关补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知道这样的做法和国家政策相吻合,国家真的鼓励这样搞。使我困惑的是:都这样搞我们要吃的粮食将来有一天该咋办呢?

这些日子,媒体都在说,今年夏粮又是个丰收年,全国粮食产量要十几连增了。。。。。。对于这样的报道,我不知道该怎样去看待?!

曾经有一年的麦收时节,那年我们县遭受到了很大天灾,我种植的几亩小麦较之上年欠收好多。但从当地报纸上看到的是还是大丰收。后来一次和农业部门的一位领导坐在一起,问怎样统计的今年的小麦丰产数字?他告诉我:原来我们县是报了减产,可数字到了市里,被退回来了,要报增产,于是,就随便报了个数字。现在人们都说:统计局的数字最没准头,这话不是凭空说的啊!

昨天在网上看了两篇有关中国粮食的报道,标题是:中国粮食地图:谁来养活中国?文章说,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粮食自给率最高的是黑龙江,高达375%,接下来依次是吉林、内蒙古、河南、宁夏、新疆、安徽等,大约16个省份的自给率大于100%。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青海、海南成为最缺粮的8个省份,其中又以上海为最,其自给率不到13%,严重不足。

“谁来养活中国?”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提出的这个著名命题,就像是一个紧箍咒,时刻刺激着中国农业领域的从业者。

谁来养活中国?我就想到了在我家乡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的乡亲们。

直到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眼前依然晃动着乡亲们在土地上劳作的身影,那是一群怎样勤劳的人们啊!

我的家乡有面积很大的沙地,在上面种上小麦,亩产不到500斤,这样算下来出去买化肥、农药等投资,下来还要赔钱。可是我的乡亲们每年都种。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他们:知道赔钱,为什么还种?回答是:地里不种庄稼,心里不得劲!

就在今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的乡亲们开始在这些黄沙地里栽上了桃树,面积很大,三年后也许我的家乡就是桃乡了。

而且我知道,随着外出打工人的增多,现在人们渴望土地的流转,实在没人流转的就栽种果树、白杨树,种粮食的大有逐年减少之趋势。至于粮食到底是增产了,还是减少了,也许只有统计局的官员们知道了。

在菜市场上转了一圈,心更寒。几毛钱一斤的蔬菜几乎没有,动辄一块多,甚至三四块钱的,一斤小麦还换不了一斤蔬菜,这是为什么?我曾感叹过一斤小麦买不了一瓶矿泉水。。。。。。长此以往,谁还种粮食啊?!

看现在的媒体报道,官员视察,几乎清一色地去看什么合作社啊、农庄啊,那些种小麦玉米的农民有谁去关照一下?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这话老百姓都知道,天下人没几个人都知道吧?可为什么各地搞什么特色种植呢?为什么把土地流转起来搞更大的特色种植呢?就算成功了,就算将来卖的钱多了,可是粮食呢?!

但愿不要有一天,我们的地里到处是果园菜棚,人人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票子儿买不来粮食吃啊!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23386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