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活日记

旅行~~见我之所见

时间总是在默默地不经意间流逝,转眼暑假的行程结束了。对我来说,今年的旅行是值得存档的,走过的每个地方,无不令我生起对大地的敬仰,无处不冲击我的视觉感官和刷新着我的认知。每一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文化风情和民族特性,这些要用心去感受,以最虔诚的灵魂致敬每一寸神圣的土地,因为敬畏,以获得心境的平和与安稳;因为清淡,绽放出最为灿烂的天真笑容;因为包容,创就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这些是三个地方留给我最直观感的印象——西藏、尼泊尔,与马来西亚。

九月底,匆匆告别了家乡,告别了我曾经熟悉的一切,亲人们啊,请你们莫要牵挂,我还要去远方,去追寻探索并体验这精彩的世界,默默为我祝福吧,你们的笑容是我唯一的守候和最坚强的后盾——再见!来去时听着旭日阳刚的一首《回家》,一首《车票》,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一路的火车摇摇晃晃,落日的云霞挂在天边,余晖洒满整间车厢,就这样,沐浴着温煦的霞光踏上旅途。

一昼夜的走走停停,到达第一站,西宁转车,小住一宿,第二天依旧五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清冷的小城德令哈。正是仲秋之际,一缕清风拂过梧桐黄叶,落满一地,这正是清秋的寄语,使人清凉寂然。小城地广人稀,说它清冷,或许是最好的赞美。

小驻德令哈,是因为诗人海子的缘故,他在弱冠未几之年就卧轨自杀,草草结束了扑朔离迷的一生,没人知道为什么。有人说诗人注定是孤独的,嗯,或许是吧,孤独的灵魂注定与这纷杂的世界格格不入,这样的选择对他自己来说或许是种解脱,去寻找属于他在海边的房子,面朝大海,等待着春暖花开。

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为了纪念这位情怀的诗人,当地建了一座“海子纪念馆”,纪念他灵魂的难以释怀。清幽的小路两旁刻满了海子的诗,傍晚的落日余晖依旧光耀熠目,不禁想起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来去匆匆,就用这句话祭奠他吧。

继续下一站的行程,总听人说起拉萨,我不知道应该做些怎样的准备,朝觐这片神圣的大地。一路上,听着李娜的《走进西藏》,闭上眼,仿佛一片空旷的山野在身边旋转,带我走进空灵的圣地。车窗外闪过一幕幕的山峦草原,成群的牦牛点缀着青黄的原野,白云轻柔,近得仿佛触手可及。一夜的颠簸终于到达拉萨,无数人仰慕的圣城,它是藏民们的心灵归宿地,不辞一路的衣衫褴褛,朝向他们的灵魂净土,而我只能驻足目送,默默地向他们致敬直至消失在大地尽头。

在拉萨小驻半月余,感触颇多,一张张老迈和稚嫩的面庞,是信仰与敬畏支撑起这片纯净的天地。有人说,信仰是愚昧和无助人的精神鸦片,那聪明的人,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只有在这儿,我才能感受到人们那出自内心的喜悦和安详,那么简单、纯粹。

大昭寺的门前从早到晚总是挤满了礼佛的人,他们几乎不间断地拜着,如果冠以他们“信众”的名字,是不礼貌的,在我看来,他们早已超越了所谓“信”的界限,而蜕变成为真正的行者。在一旁清脆的铃声伴随着偌大的转经筒好像在唤醒着什么,我随着人们的动作礼佛,尝试着融入他们,可无论如何总感觉有些隔阂,是啊,我只是个过客,最多算是体验者,而他们却是真正的朝圣者,这二者之间怎么可能没有差距呢?

要说西藏的标志,自然非布达拉宫莫属了,宫殿坐落在整座山丘至上,与山体浑然天成,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庄严感,环绕一周,无论哪个从角度看都是巍然耸立。站在远处的高山上俯瞰整座拉萨城,布宫如同卫士一样守护者那些崇敬他的人。正值中秋节,与三五好友分享完带了一路的月饼,便相约来到布宫赏月,月亮以它最饱满的姿态将光明撒向人间,照亮条条康庄大道。今夜,异乡的游子不再迷途,为所有虔诚的朝圣者指引行进的方向。找一处僻静的长椅坐下,皎洁的月光为布宫披上金黄的铠甲,显得更加威严,静静地欣赏这和谐静谧的月夜,尽管秋风瑟瑟,却久久不忍离去。

从拉萨驱车北上六小时左右,便来到纳木错,这是藏民心中的圣湖。傍晚日落时分,天边被照得一片金黄,彩霞的光晖映在湖面上,目力所及,分不清云霞与湖面的界线,只觉“秋水共长天一色”,伴着云霞翻腾,上演着壮丽的视觉盛宴。不远处,大白牦牛随着主人在湖边漫步,玛尼堆斜映在湖面上,一人、一牛、一物、一幅画!也难怪有人对西藏的迷恋地如痴如醉,不仅有淳朴的民风,只是这雄阔的山水就足以倾倒无数人。

在拉萨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要在大昭寺的外围转上几圈,街道中央有一条光滑的石碶小道,是专为朝圣的人们准备的。每当有人在这条小路上从身边拜过,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那一张张虔诚的面孔,带有些许淡然,每一拜都毅然坚决,以期忏除往昔罪业。有人说西藏不是天堂,却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没错的,透过西藏的人文能映出天堂的影子。而拉萨,有如无边艽野中的一颗明珠,闪耀在藏民们的心中,安抚每个朝圣者的灵魂。我不过是匆匆过客,只能以谦卑的姿态瞻望这片神圣大地,高山仰止,也只有那些心怀敬畏的人才能真正融入这片净土!

结束了西藏的行程,继续向下一站开进,尼泊尔徒步,是我一直以来最为期待的,从加德满都乘车向西八小时左右,到达博卡拉。只是一座十分惬意的城市,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所谓的喧嚣离这儿实在太远,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处乡村更为贴切,一处童话里才能找的乡村。无论在哪里,都喜欢看日落,若要做些比较,日出显得更单调些,像刚出生的婴儿,而日落经过了一天的云雾洗礼,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谢幕,显得更加从容淡定,最后的斑斓也不忘献给大地,谱写宏伟的诗篇!

离住处不远,沿街道步行几分钟便来到费瓦湖畔,趁日落前,租条小船划到湖对面,沿着幽静的小路穿过密林,爬上山岗,有一座妙法寺,属日本日莲宗,以专念《法华经》经名为功课。坐在寺院的石阶上,悠扬的钟磬声伴着顿挫有力的念诵声唤起最原始的记忆,响彻心扉,起身俯瞰大地,有草甸,有青湖,高低错落的居民房被蓝天白云笼罩,被青山绿水环抱着,阳光作为太阳的荣耀为万物举行加冕礼,最后的盛典要结束了,目送夕阳落下山头,直到最后一缕。下山时,我仿佛化身成自在如风的少年,轻盈的脚步追随着时光的印痕,飞上云霄去追赶那清耳悦心的念诵声,飞到城市另一边。

第二天,办理好徒步所需的相关证件后,便开始重新收拾背包,将一切最简化。怀着振奋的心情开始了徒步之旅,是的,这的确令人兴奋,抬眼远眺,几座巍峨的雪山亭亭耸立,随着云雾的变化若隐若现,日出或日落时,都会展现一番日照金山的盛景,但那都不是我们的目标,却有一分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神圣庄严感。而眼前呈现的,是葱绿的山林,不远处挂在山间的飞瀑倾流而下,偶尔会有飞鹰盘旋其间,恍惚间仿佛置身于梦幻的奇境之中。

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尽管陌不相识,见了面总要相互鼓励对方几句,山里的居民也都热情地招待每位过客。路途中口渴时,接一杯甘凛的清泉畅饮,走累了,靠一处青石小憩,每一程山水都是如此可爱,轻轻合上双眼仿佛就能感受到大地的气息。

经过五天的脚程,到达此次徒步的目的地安娜普尔纳大本营,这里海拔四千多米,所以植被相对稀疏,视野会更加开阔。放眼望去,雪山耸立在云巅之上,直插霄汉,尽管风吹得疾骤,却更增加了我对雪山的敬意,此刻,我只属于这里,所谓的距离不再遥远!离大本营不远处的平地上,有几个衣冠冢,是祭奠这些年来爬雪山不幸遇难的人,他们将生命献给自己的初衷,与雪山融为一体,与天地为邻,日月同期,任凭岁月的风化,却催不坏不朽的丰碑。

之后三天,是从ABC返程,因为是下山,速度要比上山快许多,同样的风光,只是多了些山村特有的牛粪味,水牛不时的会横立在路中间,需要和它进行一番特殊的“交流”才给让路。因为物资匮乏,山里的孩子只能搭几间简陋的木屋充作学校,但这掩盖不住他们天使般的笑容,笑的那么干净、纯粹,这片山水大地滋养了他们,与天上的飞鸟为友,与林间的精灵为伴,蓝天白云就是他们一生的守候。

回到博卡拉稍作休整之后,又一次坐在湖对岸的山冈上,依旧是黄昏,放一首《Country Road,Take Me Hone》,八天的徒步的见闻配上这悠扬的旋律,简直天作之合。一条乡村小路,指引着我回到属于我梦中的故乡,我,是大山的儿子:country road,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I belong……。终究还是要离去的,这都没什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如此美妙的体验与感受,不带一丝遗憾继续前行,只将最好的留在印象中,永久存档。

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按原计划来到最后一站马来西亚,在吉隆坡经停一天。夜晚,双子塔广场前的喷泉衬着灯光变得绚丽多彩,多元文化在这里汇集,彼此之间融合共进,因此也更能感受得到这座城市国际化的开放氛围。

第二天飞往斗湖·仙本那,再乘船来到马布岛,映入眼帘的那一刻就已经被震撼到了,仿佛来到仙境,细白的沙滩,海水的颜色从近到远层次分明,由绿色、浅蓝色、一直延伸到深蓝与天空连成一片,海水清澈透底,能看到色彩斑斓的鱼群穿梭行进。穿上潜水装备下潜到十几米深,便是另一个世界,五彩的珊瑚铺满海底,阳光透过水层直射下来,形成一条条光束打在水里。海龟懒懒的趴在水底的岩石上,我不会去打扰它的安宁,彼此间相安无事。海底的世界如此精彩,又如此宁静,包括时间在内的一切仿佛都慢了下来,我聚精会神的感知眼前幻境般的种种,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体验,却有着同样精彩的生命。

开学的日子悄然临近,搭上回程的航班,一个多月的行程即将结束。倦鸟要归巢了,却载着满心的喜悦,迎接一如往昔的平淡,或许平淡才是最真实的,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只有时间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会生根发芽,而那些被存档的片段将成为只属于我的永恒经典。

评分:9.6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79704.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