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也说朗读

一说朗读,很多人都会说,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听老师朗读,学老师朗读,谁不会朗读呀!其实不然,我们这种随意读书方式,只能算普通有声阅读,与节奏快慢适当,语音轻重、语言连续或停顿、语调的高或低(抑和扬)符合文章意义与风韵的朗读,是有很大区别的,更不会让人感觉到抑扬顿挫、如歌如诉、悦耳动听、欢快流畅、激情飞扬等朗读的魅力了。

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朗读的魅力是在三十年前,那时电视还没普及,喜爱看书的我,在手头无书的野外,就打开收音机,收听时事新闻或小说联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听王刚朗读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虽说小说的故事情节早已记不清了,但王刚那忽儿高亢、忽儿低沉、忽儿快速、忽儿停顿、忽儿激昂,忽儿悲戚,以及他特有的带磁性的朗读声,至今让我难忘,

让我第二次感觉到朗读魅力是一年前,看了董卿主办的((朗读者))节目,那些知名人士朗读着精选出来的优秀文章,虽不是个个朗读者都能达到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声音甜美的境界,但结合视觉直观的作用,仍然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让我第三次感觉到朗读魅力是几天前,听到随州((悦读电台)) 主持人子涵,朗读我写的散文诗((书)) 的朗读节目,年青主持人鲁子涵那富有磁性的声音,那明快的节奏,那恰到好处的停顿,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轻读重读的很好把握,伴着欢快的音乐,把文章的意义、气韵、节奏表述得明白充分,同时也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我这个文章作者本人,也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听到的不是自己写的文章,因为听到朗读出来的文章,较书上的文章多了韵味,多了情感,多了欢快节奏,多了情趣,多了久久回响耳畔的美妙声音。

曾有人研究报道,说人的听觉记忆比视觉记忆更久远,我能对三十多年前王刚朗读((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声音仍能记忆犹新,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鼓励朗读,提倡朗读,多出好的朗读电子产品,对促进文化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85512.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