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小说文学

周伯通和阿蘅 忘羡 番外 避尘play_安然以年

45

梅雨季节似乎开始过去,夏天终于变得如记忆中一样炙热。身子开始不停出汗,需要补充很多的水分,幸好此时西瓜正在降价ing,差不多从刚上市时的10块/斤降到了1块/斤,个别特殊时刻比如瓜贩准备收摊回去那会(中午12点或者晚上10点左右)还能半卖半送。

当然夏天里最开心的事情肯定不是买了便宜的西瓜,而是那两个月的漫长假期,就算是要参加补习班,每天也过的很快乐。毕竟不用再早起,可以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可以一个人光明正大的在家看电视,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然后在第二天的上午呼呼大睡。

不过暑假中最重要的行程是随同父亲回老家探亲,其实就是去看一看奶奶。由于爷爷去世早,五个孩子中三个女儿早就出嫁,两个儿子也先后去了城里闯荡,奶奶长期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子女们不定期的各自去探望。

奶奶出生在一个船运世家,只是传到她父亲这一辈的时候恰逢国家战乱,家里被几个船工伙同盗匪里应外合抢个精光,赖以为生的船只也被一把火烧了。在亲友陆续离世后,奶奶中断了私塾的学业,由大姑爷做媒嫁给了二十里外镇上首富家的小儿子。据说爷爷家拥有米面粮油店铺多达数十家,外号“半条街”,只是可惜的是奶奶刚嫁过去那边就开始分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爷爷跪了一整天,也仅仅分到了一套家具和少量的银元。

雪上加霜的是分家后不久就遇到水灾,爷爷奶奶无奈中便加入到了逃难的队伍,往上海去投奔奶奶的表姐。原本指望着表姐给介绍一份工作,毕竟表姐在一家纺织厂里当工头,可到了那后表姐总是推辞说工作难找,一直让奶奶在她家做保姆,包吃住但没有工钱。为了糊口爷爷去了黄浦江卖鱼,等到上海被日本人占领后,两个人为躲避兵乱又逃回了老家,从此扎根再也未出过远门。

回老家前要先做一番准备工作,父亲去医院和药房给奶奶开一些她需要的各类药品,妈妈去人民商场给奶奶准备一些新衣服跟鞋袜,正式出发前一天还会去超市进行大采购。奶奶很爱吃嘉士利甜薄脆饼干、南方黑芝麻糊、康师傅方便面、王中王火腿肠、娃哈哈八宝粥以及红枣、桂圆、银耳等各类副食品,但她又总舍不得吃,所以每次回去后都得先清理掉一批过期的食品。

那时候摩托车都还是一个稀罕物,回老家需要乘坐公共汽车,有时候父亲也会骑自行车载我回去。从汽车站到老家的车班次很多,不过由于周末的关系车内总是人满为患。为了方便乘客,小客车不仅到各家乡镇的汽车站上,也会根据乘客们的实际需求随时停车。我跟父亲一般都是天亮就出发,差不多两三个小时后在他曾念过书的村小门前下车,接着走上一刻钟来到村头的肉铺和鱼店,称上几两新鲜的鱼和肉,本次探亲物资采购任务便大功告成。

从坐上汽车开始,这一路上父亲都要不停地跟相识的朋友打招呼,向对方介绍我,跟我介绍对方。买完鱼肉再出发,父亲拎着大包小包,带我穿过一片棉花地,就能看到正在家门口伺弄着土地的奶奶。奶奶看起来似乎更喜欢我,因为她总是先开口叫我的小名,惊喜道“宝宝你来了。”

老家房子是用泥土和稻草盖成的三间平房,正中间是堂屋,东西两进都是卧室,在主屋东面和北面分别建有厨房、茅厕以及仓储间。屋内的摆放看起来跟房子一样陈旧,一些看起来很破的木制老家具,有些椅子上还用白漆歪歪扭扭写着民国五年的字样。

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扫屋子跟庭院,父亲将屋内各式家具摆件一一都擦拭干净后,给奶奶整理床铺、箱子、衣柜。天气热了床下垫得厚厚的被褥得撤下,天气转凉过冬的厚实棉花被要盖上,一团乱的衣柜中每件衣服都必须放到鼻子下面闻一闻,凡是有味道的都要清洗,一些看起来非常破旧的则直接剪裁成抹布。

忙活完这一切,差不多就到了晌午。因为下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时候奶奶是在屋外做了柴火饭,有时候是简单的下一碗面条,大家匆匆扒拉两口后就各忙各的。

我则兴高采烈的去找邻居家的姐弟玩耍,大概人天生就有亲近大自然的基因,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回到老家后哪怕只是随意走一走土路,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听一听蝉鸣,在浣洗衣服的小石板旁摸一摸湖水,都会觉得有滋有味。更不必说跟他们一起去池塘里逮蛤蟆,剥去皮做成饵再到老田沟里钓龙虾,或者在村中不知是谁承包的鱼塘里叉一叉肥鱼,小孩子间追逐打闹嬉戏,别有一番盎然的乐趣。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时,父亲和奶奶一起将地里的麦子或是玉米收割好后,便开始准备晚饭。他们先将屋内的桌椅板凳挨个搬到院子中,接着杀鸡㓾鱼、摘菜择菜、生火做饭,父亲坐在用土石堆砌成的灶台后面,一边用火剪轻轻拨弄着秸秆,一边跟奶奶笑着聊些家常。有时候父亲也会在火膛里偷偷放上一两个红薯,等我寻着香味找过来时再给我一个惊喜。

晚宴的饮品总是可乐或者雪碧,5元一大瓶的那种,偶尔也会喝健力宝。饭桌上奶奶会讲些最近发生的事情,比如前天有路过的商人要高价收购院子里的几棵树,问父亲要不要卖,父亲笑着摇了摇头说那是他小时候种下的,现在还不打算卖;比如奶奶昨天夜里梦到爷爷了,告诉她有人要来偷鸡。

收拾完碗筷后父亲通常会出去窜门,我则躺在那种老式的木床上,放下蚊帐翻看着从书店里租来的武侠小说,2毛一本比漫画书便宜点,一套黄易的《大唐双龙传》看完需要10块钱。奶奶早早就洗洗睡了,若不是我们今天的来访,她天黑之前就该休息了。

第二天等我被公鸡打鸣声叫醒时,院子里的方桌上早就摆好了米粥、鸭蛋和咸菜。奶奶和父亲已经忙碌了一个早上,一同吃过早餐,他们便开始准备返城。奶奶去地里拿时令的瓜果蔬菜,根据季节不同有青菜、萝卜、冬瓜等,父亲则骑上邻居家的自行车,驮着奶奶种的油菜籽去八里铺外的粮油磨坊换油。

奶奶总共有三个孩子住在城里,除了父亲以外还有小姑跟大伯,在所有东西被平均分成三份后,父亲牵着我去村小门前候车,这个夏天的探亲之旅便正式宣告结束。临行前奶奶总会叮嘱很多,让我长大后不要学抽烟,因为常抽烟的人省不下钱;让父亲打我的时候不要撕我耳朵,也不要打我脑袋,这样人会变笨。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swx/show/19928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