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两家都在二十八号早早地起床,收拾妥当,下楼时正好碰见。
“你们都带什么回家了?”宋鹏瞧着言家轻便的行李,问了句。
“也没带啥,就收拾了点衣服,买了点特产。”周敏牵着还在揉眼睛的言昭,回了句,又反问道:“你们买了啥?”
“我们也是。老家又不是没有,就想着回去再买年货。何苦大老远地带那么多东西。”宋鹏正说着,抬头瞧见自家老婆正抱着还在睡梦中的女儿,又连忙过去接着。
“行了,你就说自己懒不行?”黎嘉看宋鹏接过女儿,白了他一眼,“何苦找那么多借口。”
言如海这是也道:“这可不是懒,若是以前啊,咱买多少都行,现在哪儿还没有年货,如今生活水平都上去了,谁还缺这些个东西。”
“快走吧。”周敏催促道。
“敏敏,大海,过年后见。”黎嘉坐进车里,冲着夫妻俩说再见。
“好!新年快乐。”
两家人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
大年三十这天,宋家一家都早早起床准备东西。
宋黎起床时,正好瞧见父亲宋鹏正在贴对联,就跑过去凑热闹,这不去还好,一去就发现了好笑的事,冲着宋鹏道:“哈哈,爸爸,你真笨,福倒了。”
“对啊,福到了。”宋鹏应和道。
“奶奶,妈妈,小叔叔,快瞧,爸爸把福贴倒了。”宋黎冲着厨房叫道。
宋家老太太和黎嘉笑呵呵出来,走到门口说:“对啊,福到了。”
宋黎一边伸手要将福揭下来,一边道:“不行,得重贴。”
宋锦立刻把她抱走说:“不能揭,揭了,福就走了。”
“可是,福倒了啊。”宋黎一脸苦恼地瞅着那个倒了的福。
“对啊,福字就该这么贴,倒的谐音是到来的意思,福倒了,就是福到了。”宋鹏解释道。
宋黎看了半天的福,最后被宋锦抱着着,模模糊糊地进了房子,不久这件事就被她遗忘在脑后。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放烟花,宋鹏也搬出了烟花放。
宋黎抬头看着漆黑的天被五彩的烟花渲染的多姿多彩,开心地拍手,邻居家的小朋友来找她,同他一起分享家里人给他买的窜天猴、线香花火、仙女棒等等。
一通玩下来也已经将近八点,各家都回了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屋里,宋黎开心地凑到奶奶面前,笑嘻嘻地跪下来:“阿黎祝奶奶新年快乐。”
老太太瞧着她胖乎乎,讨喜的模样,笑得合不拢嘴道:“好好好,个鬼丫头,就想着奶奶的红包呢吧。”
宋黎欢天喜地地接过红包道:“谢谢奶奶。”
宋黎又转头给一家父母拜年,自然也少不了红包。
转头宋黎却是爬上了宋锦的腿,一脸得意地道:“小叔叔,新年快乐,红包拿来。”
宋锦看着扒拉着他的腿的小侄女,将她抱起来道:“叔叔没钱,叔叔还得找你爸爸要红包呢。”
“不行,不行,我们家穷,小叔叔不能要。”宋黎一听宋锦要红包,立刻将手里的红包紧紧地捂在怀里,一本正经地道。
她的一番话引得家里人哭笑不得。
“你个小财迷。”宋锦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亲小叔叔一下,小叔叔就给你。”
宋黎二话不说夺过红包,吧唧亲了一口响的。
宋鹏、黎嘉和宋锦陪着老太太坐在床上看电视,这边的宋黎已经瘫倒在床上与周公会面了。
大年初一,宋黎的大姑姑,二伯伯都纷纷带着孩子来拜年。
大姑姑宋茸家是一个儿子,安凌,年纪最大,十五岁了。
二伯伯宋展家是一个14岁女儿宋茜和一个十岁的儿子宋明。
小辈中就宋黎最小,也因此受宠些。
宋黎的爸爸,兄弟姐妹四个,宋茸是疼爱弟弟的大姐姐;宋展为人有些贪利,同其他三人的关系都差点;宋鹏是中厚的人;宋锦是聪明,有远见的人,同宋鹏关系最好。
宋老太太也是要强了一辈子人,宋老爷子走得早,她一个人一点点将四个孩子抚养长大,这一辈子没觉得亏欠谁,就是觉得对不起闺女,才十岁就要帮她顶着这个家,早早辍了学。
大年初三,宋鹏一家开始离开。
“小四,你不是要去S市,你坐我的车过去,正好也省事。”宋鹏提议。
“行,三哥,你等我收拾收拾。”宋锦说完就开始收拾东西。
送老太太领着大包小包地往车里放。
“妈,不用了,这些城里都有。”黎嘉看着快要塞不下的后备箱,劝阻道。
“就是,妈,我们吃不了这么多。”宋鹏也跟着劝。
宋老太太一边执意要放进去,一边唠叨着:“这都是自家种的菜,养的鸡,吃着香。这是我做的酱,黎黎喜欢吃,就多带些……”
宋鹏最终开着车,带着一家人离开了,宋老太太瞅着消失不见地车,还在望着。
正如孟郊的《游子吟》一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时候的母亲就是这样,你不说她也知道,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留给你。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swx/show/4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