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小说文学

公司让我陪两个老外 飘飘欲仙狼太郎_旧时电话号码

欧阳若兮唱了一首歌,是她最喜欢唱的《我只在乎在》。

于凡不太喜欢唱歌,他擅长电子琴。可军训现场,哪里有电子琴啊!

于凡也唱了一支歌,那歌却是《陇上行》,原唱为张明敏。据说那年春晚,张明敏以一首《陇上行》,立即唱响了中华大地,成为年轻人最为喜欢的华语歌手之一。

王义芳惩诫过了,军训继续进行。

站队列同学们已经腻味啦,王义芳就叫练齐步走。

齐步走又出现问题:男生的步子大,女生的步子小,其实,只要男女生分开来练,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王义芳刚才因为傻立当场的原因,脑子里一直嗡嗡嗡地响,没有反应过来,便叫大家停下来,又叫惩诫。

同学们中有人嚷嚷开了。

“咋回事,又叫惩诫,刚才那一幕还要重演啊!”

“会不会有啥新花样儿,要表演给那人看啊!”

这个男生颇有意思,或者他看出了什么名堂,故而说成表演给那人看。那人是谁,男生一听就明白。

王义芳还是玩他那个数字游戏。

“105-76-3”

“26!”

同学们大叫。

晕死,咋这样巧,又喊到26了!

当男生们费劲地喊出26时,王义芳傻眼了,心中想也没想,说出来的数字,居然又指向了欧阳若兮!

这个时候,欧阳若兮也特别郁闷,她非常聪明,这个王义芳,是无心的么?是,又或许不是。一个漂亮而聪明的女孩子,这方面特别地敏感。这句话不等于是说,不那样聪明不那样漂亮的女孩子,在这些方面就不那样敏感了。这只是说,大家更关注于漂亮聪明的女孩子,即或是不那样漂亮的女孩子也敏感了,大家因为不那样关注,便会让这样的女孩子感到失落。

王义芳这次不说数字了,指了于凡道:“这个帅小伙,还是你出来吧!”

欧阳若兮和于凡站出了队列。

有男生嚷道,欧阳,另外唱一首歌。

王义芳作了个安静的手势,他笑道:“这次不唱歌了,你们是重点中学尖子班的学生,我考一下大家学习方面的才能。”

王义芳介绍,自己正在复习,下半年要考军校,正好有一道低幼少儿的题,考一下大家,看同学们是如何解答的。

欧阳若兮听到低幼少儿的题,便联想到少儿中流行的“脑筋急转弯。”于凡笑道:“低幼少儿能够解答,我们难道还不会?”

王义芳也笑,他说:“这题是这样的,鸡兔共15只,40只脚,鸡兔各有几只?”

“这个简单了!”于凡回道:“一元一次方程式,很快可以算出答案来。”

王义芳笑道:“可是低幼少儿,哪里知晓什么方程式?”

于凡茫然。

欧阳若兮笑道:“这题或可这样解答:不是共有40只脚吗,先让鸡兔都收起两只脚,鸡收起两只脚,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兔子还剩两只脚,仍可站立地面。这时,剩下的20只脚属于兔子的,兔子共有20/4=5只,则鸡为10只。”

王义芳摇头。

众人却是屏住了呼吸,原是欧阳若兮回答错了啊!

王义芳脸红道:“没想到,你太聪明了,欧阳,回答得完全正确!”

同学们又是大哗。

什么,你竟然叫我们的欧阳若兮为欧阳,这样亲切的喊法,是你一个教导员该叫的吗?

王义芳脸仍是那样红,他呐呐着解释,是听了同学们这样称呼欧阳若兮的,顺便也这样叫了。

这便说过了,那么,你脸红什么?总不能如杨子荣胡弄座山雕那样为精神焕发吧?

这一点,没有谁好意思问,王义芳心中当然明白,所有在场的同学也都明白。

于凡站在一边,心中不平了。

你是教导员对吧,教导员就如老师一样,老师哪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老师能对学生流露出情感吗,好似不行,至少,在中学阶段不行。或许,大学里面可以。大学时,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交流情感,没有谁会管你。

中学里面禁止谈恋爱,这是明文规定的。

于凡忽然问王义芳道:“王教导员,我有一道题,和你刚才问的那题差不多,不知你现在能否解答出来?”

于凡这话是说现场解答,如欧阳那般,而不需要纸笔,更不可能下场去作答。

王义芳心里一阵紧张。

于凡是个聪明的男生,他脑子里必然有不少稀奇古怪的问题,若是一个回答不上,在欧阳若兮面前就大大地丢了脸面……

王义芳首先想到的,是在欧阳若兮面前,而不是在所有同学面前,这点让人大大可疑。

这种情形下,不由王义芳否定回答行不行?

你是教导员呐,相当于老师,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会说:“你问的问题不要太深奥了哈!”

有这样的老师吗?

这样的老师,是心虚还是谦虚呢?

其实,学生可以尽管提问,老师在教学范围内完全可以回答,若是学生所问超出了教学范围,老师也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超出了教学大纲,目前阶段,你们暂时还不用掌握这样的知识。这样体面地回答,又不失老师高高在上的身份。

王义芳轻轻点头,轻微得几乎觉察不到。

王义芳的态度,那是明显不想接下这个“梁子”了。

于凡悄悄瞧了欧阳若兮一眼,然后大声道:“我要出题了,王教导员,请听仔细:

今有数珠一串

数来仔细分明

三五相除无剩

七个约之恰尽

欲问共该多少

推穷妙法门庭”

王义芳想了一会,额头上冒汗。

于凡脸上洋溢着欢笑,总算压了你一头!

忽听欧阳若兮答道:是105

王义芳点头,他说,欧阳快了我一步,我刚好思索到这里。

于凡脸上但笑而已。

王义芳心中不服,自己明明也想到了这个正确答案,只是欧阳思维敏捷,快了我一步。王义芳便道:“也罢,这样的题,你再出一个来看。”

于凡笑了笑,他说:这次听仔细了,并不会那样简单!

于凡出的题是:有一堆桃子,不知其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数,要剩下两个;五个五个地数,要剩下三个;七个七个地数,要剩下两个,请问,这堆桃子有多少个?

王义芳思索了一会儿,没能给出答案。

聪明的欧阳若兮,见王义芳情形尴尬,便笑而答道:“是23!”

王义芳忽地明白过来,这是中国古代算术中的一道趣题。古算中,这题的解法归结为一首诗,那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数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同样地,古算中,还有“韩信点兵”的趣题。

陈景润在《初等数论》中提到,古时韩信点兵,不用亲自去数,而是最后一排的士兵报数,其方法如下:如果士兵列成五行纵队,后面一行的士兵只有一人;列成六行纵队,后面一行有五人;七行纵队,后面那行有四人;十一行纵队,后面那行有十人。答案:最少是2111人----韩信通过士兵队伍的变换,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士兵。

王义芳正要报考军校呢,这些书都看过,一时大意,竟然被于凡瞒了过去,心中懊恼不已……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swx/show/9089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