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活日记

劝学篇

凡为人处世,当以诚信为立身之根本,当以智慧为立身之资本,当以礼仪为立身之道本,当以大义为立身之德本,当以仁爱为立身之至本,如上五者,须具备也。

大抵为人之道,要须以五伦为行为规范,所谓: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者五;又须以三纲为处世秩序,所谓: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者三;还须以四维为处世品行,所谓:礼,义,廉,耻者四。上述三者,务要身体力行,落到实处,推究于心,贯穿一生,倘能做到,即是标准凡夫,就是说无愧于人这一称呼了。

若要深究,为人之道大矣。成圣者,既要杀身成仁,又须舍生取义,一语一默,一点一滴,一举一止,一动一静,落到实处,准圣者也;成贤者,应以百姓之心为心,待人接物处事,遵循自然规律,追随天道法则,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落到实处,便贤者也;成佛者,则须受持五戒十善,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者五为戒,又谓永离杀生,永离偷盗,永离邪行,永离妄语,永离两舌,永离恶口,永离绮语,永离贪欲,永离瞋恚,永离邪见者十为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能落到实处,即佛者也。

然而,人非生而知之者,先须接受圣贤教育,然后自造福田,自求多福。教育要分次第顺序,首先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能行谨,能成信,泛爱众,能亲仁者六;二者再考虑余力学文,所谓余力学文者,就是如果做到了前面所说的六个方面,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才可以学习六艺等有益的学问,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谓的谋生方面的学问;三者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四者做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最后达到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觉悟的境界。

同时,还要讲究学习方法,分阶段进行,就是以布施为始,然后持戒,然后忍辱,然后精进,然后禅定,最后以大开智慧为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学习阶段都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懈怠松弛,心猿意马,否则,就只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入得宝山,空手而归,达不到学习本身所应有的真正目的。当然,先要把学习的基础奠定好,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只有如此,才能学到真实的学问。

当然,学习要有逆水行舟,打虎上山,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发心上进,万难不退。首先要存知耻心,知耻而近乎勇,应当知道学习成绩不好是学生的一种耻辱,这样才能够挖掘出自身具足的恭谨敬重之心;其次要存敬畏心,应当知道当敬重者则敬重,须畏惧时必畏惧,这样才能够开掘出自身具足的至诚至纯之心;最后要存勇猛心,勇则不退,猛则日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序渐进,积沙成丘,这样才能够最后发掘出自身具足的清净不动之心。

如果能够按照上述渐次秩序,究竟学业,必能达到趋吉避凶,改变命运,心可转境,命自我求的高等境界;收到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求功名得功名,求子孙得子孙的良好效果;得到有求必应,非人庇佑的感通利益;乃至于为圣入贤,成佛作祖,诚非难事矣!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69835.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