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儿时的光影岁月

光与影,总是在妆点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世界,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光与影的结合而今已经发展的繁杂炫丽,各种高科技元素植入的大片雨后春笋般,LED液晶、宽屏、3D、4D等概念铺天盖地,各种题材的影视剧、综艺节目迎合着各种市场需求应运而生,人们在文化光影的供给规模上史无前例,但除了应接不暇、良莠不齐,带来的是人们对光影文化的麻木与淡漠以及各种价值观带来的潜在挑战与威胁。

极度的商业化失去了影视创作的宗旨,“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句话在大量作品里都成了一句空话,低俗、软暴力、扭曲的金钱观,既影响着成年人,还有我们祖国的未来。

光怪陆离,偶像充斥,空洞苍白,浮躁冒进,已成为一些作品的标签,这时候,反而更加怀念小时候的光影岁月,纯洁,质朴,正气。思绪反转到八十年代---我的小时候。

那时候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相对大人,孩子的世界更快乐些,至少孩子可以自创很多游戏娱乐,大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简单但充实地过活,但农忙之余,日子就会有些过于简单甚至乏味了,这时候就盼着大队部的高音喇叭能响起来,希望听到村支书的那句“兄弟爷们们,今晚在社场放电影,请各自带着板凳马扎子,相互转告”。

那时候,放电影一般是一两个月一次,放映员是一位老师傅,戴着一副老花镜,骑着一辆大金鹿牌子的自行车,带着放映机和一盒盒放映带,这些都是老师傅的宝贝,也是农村人的精神食粮。那样的一天是农村人极为快乐的一天,这么难得的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除了有特殊的原因,谁都不想错过。

这不,本来定的七点放映,才六点刚过,大家伙就陆陆续续、三五成群地来了,大家都想坐的靠前点,占据有利地形。

各就位后,在电影放映前,人群中的男爷们、女人们、孩子们都成群坐着或站着,东家长西家短地闲侃,人群里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随着老师傅打开投影机,一束美妙的光束射向前方的白色幕布上,喧闹的人群立马就静了下来,一个个都瞪圆了眼睛,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因为这些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大街茶余饭后的谈资。

随着电影剧情的起伏变化,大家的情绪及面部表情、姿体语言也不断地在变化着,为大刀王五杀敌的酣畅淋漓叫好,对少林寺小虎的功夫赞叹不已,为英勇赴义的刘胡兰痛哭流涕,对英雄王二小的牺牲嘘叹不已,为地道战中机智多谋的民兵队长高传宝叫赞,对地雷战中的扒到了粑粑雷的鬼子讥笑不已。

相对于大人的全神凝注,有些小孩子就有点坐不住了,因为白幕布放电影很新鲜,上面的人动来动去。有的孩子就把手放到光束的方向,自己的手就投放到白色的幕布上,真好玩,天真的孩子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到属于这个年龄特有的乐趣。也有一些孩子跑到幕布的后面去比划着,同样玩的不亦乐乎,对面的人呢也能隐约看得到孩子们的搞怪。还有些孩子看到老师傅累了,就帮着他摇一摇放映机,那项任务可是孩子们眼中最光荣的使命啦!

一个多小时的光影时光很快就在专注与打闹中过去了,当戴着老花镜的师傅关上了放映机,这场精神盛宴就真的结束了。可是还有很多人从精彩的剧情里尚未走出来,心情仍未平静下来,不舍得离开,有的还希望老师傅再来一场,但是按照规定,老师傅不能放了。

就这样,有几个大人和孩子帮着老师傅收拾好东西,其余人都慢慢腾腾地拿起马扎板凳,边走边议论着电影里的人物与情节。孩子们在电影人物中寻找自己的未来,有的希望自己成为腰佩大刀利剑的侠客,有的希望成为双枪齐发的战斗英雄。所有的人都期盼着那位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再次到来!

精神永远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食粮,一部平凡的电影或许开启一个农村孩童美好的人生,越生活,越艺术。

一部放映机,一块白色幕布,一位放映员,一块空旷的场地,定格成为很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228101.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