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典文章

过年玩鞭炮的那点事

“ 你还能想起多少那时候的镜头呢? ”

过年放鞭炮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以前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或多或少的燃放鞭炮来庆祝新年。从最初驱赶年兽的传说到后来的庆祝吉祥,再到现在国家开始限制鞭炮的燃放,鞭炮也慢慢的沦为一种即将逝去的文化。也许以后的孩子在小时候正儿八经玩过鞭炮的就很少了,这是社会发展也是当今的国情决定。

对于很多人来说,儿时的那些关于放鞭炮的记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你还能想起多少那时候的镜头呢?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每到了年底便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那时候比较穷,一年到头终于可以得到一身新衣服,还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多小伙伴们凑在一起玩鞭炮了。

鞭炮的点燃工具通常是祭祀用的香,用香来点鞭炮还是一件比较安全的事情。但年龄稍大点的就不愿“通常”了,因为我们玩鞭炮追求的是刺激和尽兴,香太安全而且一根香的燃烧时间有限,跑出去玩一会会香烧玩了也就没得玩了,玩不尽兴。所以很多孩子都是直接拿一盒火柴,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放鞭炮或点火,有的还从家里弄几根烟出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抽几口,用香烟来点鞭炮。

最有乐趣的应该是油绳了,点火神器。我们老家的小煤矿比较多,那种升降机用的缆绳废弃了之后扔在外面,很多小孩子就去捡。把外面像麻花似的钢丝扒开,里面的绳子就是油绳。点着之后可以经久不息。不用它的时候不动它,燃烧的就很慢,用火的时候一吹它或者往地上摔几下子,火头被摔散开了燃烧立刻就变旺了起来。我们经常拖着几根点燃的油绳满山跑,油绳拖拉着跑会不时的掉下一些小火头,跑到哪里哪里就开始着火——我们那里是梯田为主,有很多断层,野草点着之后只会烧有限的一片区域,不会出现危险的火情。点着野草之后就把鞭炮往火里扔,噼噼啪啪的玩的乐此不疲。

还有打包带,也是与油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停的往下滴带着火的塑料滴,滴到哪里哪里就着火,但那时候穷,打包带在我们那边并不是很常见,所以只是偶尔能有的玩,普及率不算很高。

总体说来这还都是些比较安全的玩法。但有几种玩法就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危险性了。

有种小鞭炮我们叫小火鞭,很多孩子就直接拿在手上,捏着鞭炮的屁股点上放。鞭炮的屁股里面有一小段是泥,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炸到,当然也会偶尔出现不一般的情况,有的鞭炮里面的药比较多,泥很少,手就被炸黑了。小鞭炮威力小,被炸到了孩子们哄笑一翻疼一阵子也没什么大碍。玩多了胆子就越来越肥,手里拿的鞭炮也越来越粗越来越大,于是就开始出现光荣负伤的事情,致残的也有。

还有拿在手里把鞭炮芯子点着,然后估摸着时间扔出去,让鞭炮在半空中响。看过电影《功夫》的应该会记得有个星爷扔信号弹搬救兵的镜头,看样子星爷小时候也没少这么玩过。这多少也算是技术活了,扔早了鞭炮还没到响的时候就落地了,可能会把火摔死,扔晚了鞭炮在离手很近的地方就响了,有点危险性。那时候的生产技术不成熟,鞭炮芯子的质量不一,有的着起来很快,有的着的却很慢,这个时间扔鞭炮的最佳时间其实是不太好把控的。所以很多孩子是不敢这么玩的,敢这么玩的看上去都很拽的样子。

还有的拿一套螺丝螺母,把螺帽拧松动了然后把鞭炮的火药倒进螺帽,然后稍微往里拧回几丝,螺帽与螺丝之间便有火药了,然后拿着往青石墙上摔,啪的一声,应该和手雷的原理差不多的吧。自制的摔鞭炮乐趣无穷,关键在于制作的过程和摔响的一刹那的成就感。摔鞭炮成品的出现就是很后来的事情了,两块泥巴中间夹一层火药,随身带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走到哪里扔到哪里。搞恶作剧的时候用着比较快捷,但因为少了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乐趣性反而有所降低了。

还有用鞭炮炸各种瓶子,瓶盖,土块,雪块...反正能想到的东西都不妨在下面按上个鞭炮炸一下子。也有比较顽皮的孩子把鞭炮放人家后窗台上吓唬人甚至炸人家窗户玻璃的,现在看来真的是比较祸害的一种恶劣行为,但那时候却好像是充满了乐趣。

还有用自行车链子自制的洋火枪也是非常美好的回忆。那算是比较高端的玩意了,打的是火柴。除了和鞭炮一样能响以外其实和鞭炮没什么关系。还是因为穷的原因,不太好淘登旧自行车链。那时候一个村子里自行车都没多少辆,好容易有替换下的链子也都不舍得往外送的,所以这玩意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舍得分享,没有玩伴,我们觉得手持洋火枪的孩子都是孤独的。

最后就不得不提自制的万花筒了。首先弄个筒子,有条件的用的是铁管子,没条件的就用纸筒,把一头堵死,然后把若干鞭炮的火药集合倒进去,然后做个引芯子,放在地上点着看花。不同的鞭炮里面的火药是不同的,燃烧的颜色也不尽相同,集合了N种不同鞭炮火药的万花筒点燃后从筒子里喷出五颜六色的火花,非常的漂亮。悲剧的是曾经有一个朋友因为往里倒火药的时候用小棍子捣了几下子,把火药给捣结实了,结果点上之后没有往外冒花,呆了一小会跑过去拿起来看的时候直接响了,被炸掉了三个手指头,整个右手就剩大拇指和食指了,从此得了一个“手枪”的绰号。

这是我们那帮孩子里面最大的一起悲剧了,也差不多是记忆中玩鞭炮生涯的终结。很多孩子被震慑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也变的严厉了起来,也正在那时候教育系统也开始了对放鞭炮的安全宣传。再大点,人也越来越成熟了,社会也在进步,娱乐项目越来越多,玩鞭炮慢慢的变成了一种回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23285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