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情感美文

秋暮扬笛

黄昏暮下,斜斜的夕阳,斑斓的晚霞成绛紫金色映染了漫漫天际。

秋暮四舍,炊烟袅袅,归鸟围窠啼鸣,院中犬吠伴着门扉的吱呀声,惊破了院落里的静默,可又不是谁兴致大发,扬笛吹凑起长笛来。

笛音飘渺又婉约,时而悠长,时而扽挫,时而激扬,时而低酝……透过朦朦暮色四下传播开来。

悠远绵长的笛音犹如轻柔飘逸的和风,轻拂你历经苍桑洗涤过的耳际,直抵心坎,在你心灵深处幽幽回荡后,又激起你泛滥的思绪。

曾几何时,为追逐梦想,离开了那春暖花开,芬芳馥郁,充满欢声笑语的农舍小院。在异域他乡挥洒青春的汗水,收获辛苦付出的期望。当累困趴床酣睡时,无数次在深睡的梦里,总能忆起故乡,忆起故乡那悠扬绵长的笛音,那种在梦中久违的温暖,随着曲调如冬日里皑皑白雪,在心底悄然融化,沁入心脾,直至梦醒。

岁月蹉跎,往事如烟,在外漂泊数载游子回来了。故乡山山水水,田田土土,院落小舍依昔旧在,只是回来许久都不曾听到笛声飘荡了,莫非那牧笛之人已故去吗?

带着些许的惑疑,索性去曾记得的吹笛人的居地,走一走,访一访,也算是会一会昔日故人吧!

呵呵呵……门扉紧闭,正欲伏窗探之时。一邻家大姐路过,对我说:“别看了,陈阿爹被他小儿子接城里头享福去了,怕是要等到入了秋才回来”。哦,我扭头微笑,并点头回于大姐的热情。

可我并不急于离去,而是驻足环顾阿爹庭院四落。这个庭前阔地,曾经洋溢着多少乡童的欢声笑语。因为陈阿爹的为人友善且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绝活,评书讲故事,在逼塞落后的农村旮旯,算是一个吃香和讨人喜爱的角色,自然而然也是我们小时候追捧的“乐天派”。

不过在我印象中,唯有他演奏的笛声深深的烙印于我的耳际和脑海里,无论是在乡野牧牛,还是在深深庭院小憩,他都会变戏法式的拿出随身携带笛子来演奏一曲。他演奏时的神情样貌,心无旁婺全神情的投入,如痴如醉的样子,永远定格在我幼小的记忆里,也让我从小就对他肃然起敬和钟情于笛子了。

暮秋黄昏,笛声荡漾,想必是阿爹回乡了吧!因为像阿爹这辈过来的人,对乡土故原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定是不会嗜守在那嘈杂喧嚣的城里,顶多是想念孙辈,小住几日便会回来,呵呵呵,在留守村里会吹奏笛子的除了他,还会有几个人呢?我想不是他才怪。

于是,我也取出搁置许久,早已布满灰尘的长笛,随声附奏起来。或许因为多年的荒芜和生疏,怎么也伴奏不到一个旋律上,不是因为气息,就是因为指法的笨拙和不灵活,有时候就只能停顿下来,细细用心聆听罢了。

尽管如此,但在我心底早已暗下决心,一定会重拾旧笛,好好练习,像陈阿爹一样吹奏得全神贯注,娴熟自如……在建设美丽新农村家园的上空,无论春夏秋冬的傍晚,还是寒来暑往的日子里都有笛声漂荡。也期望着更多会吹奏笛子外出务工的村人,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推波助澜,共鸣笛曲……

因为,像陈阿爹这辈的老农人已渐渐老去。

以前,农村里闲暇时,乡人们总会很多自娱自乐的民乐,如吹奏笛子,拍鱼鼓、打棉花闹、拉洋琴……

可当下的农村,再也觅不到以前的乡味了。

评分:9.3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193039.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